2019年8月18日,由陕西大眼蛙公益服务中心主办,西安蕴瞳眼科全程参与的《我做三天山里娃》圆满落幕!本届活动共组织10个城市家庭,前往商洛市商州区黑山镇,为山里娃们送去了最好的礼物——陪伴。从5月份的前期走访,到6月份的圆梦公益行,7月份的城市家庭和志愿者招募,8月的互动体验活动,回顾这4个月的点点滴滴,虽然辛苦,但更多的是感动、快乐与成长!
在我国的山区,仍然存在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在本该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年纪,却因为家庭的贫困,父母的远行,物质的匮乏,过早地品尝着生活的艰辛,但他们内心坚强,用努力抒发着对父母的思念。留守儿童,一群与孤单作伴、与寂寞成长的孩子们。
8月15日中午1点,来自西安和成都的城市家庭孩子在一名家长的陪同下,和志愿者一行35人在陕西大眼蛙公益服务中心和西安蕴瞳眼科工作人员的组织下,从西安出发前往商洛市商州区黑山镇西川小学,与那里的10名留守儿童代表会合。
参加本次活动的黑山镇西川小学的10名留守儿童代表早已等候在学校,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很快,结对家庭的小朋友已经全部牵起了小手,本届《我做三天山里娃》活动14项体验任务的第一项——体验求学路,也就此开启。西川小学,一所被大山环抱的学校,这里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和贫困儿童,大部分孩子每天需要步行2个小时左右上学、放学,今天,这些久居城市,每天专车接送的城里娃将体验一下山里娃每天的求学路,切身感受一下山里孩子学习和生活的不易。
山里山外,两个背景不同的家庭,两个成长环境迥然的孩子,他们的相遇是一种奇妙的缘分,会为孩子们留下一段怎样的成长感受?初次来到陌生的家庭,不同的环境,两个孩子是否会有隔阂?家长和孩子对山里的居住环境是否适应?
带着这些问题,16日、17日,大眼蛙公益、蕴瞳眼科等的工作人员一行,对十个家庭进行了逐一巡访,了解孩子们任务完成情况,记录孩子们的体验过程,并为10户家庭分别送去了慰问品及慰问金。
经过走访工作组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相处的出乎意料的融洽,山里孩子的淳朴、坚强深深地影响着城市的孩子,而城市孩子的开朗、博学广闻也让山里孩子眼中的世界变得更加精彩。
两天的朝夕相处,孩子们已经从陌生到熟悉再到彼此信任,从一开始的害羞到并肩作战,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他们一起去地里摘菜,一起做饭,一起干农活,一起下河摸鱼,一起爬山采蘑菇,一起学习看书,一起下棋……
公益的负责人介绍到:这些留守儿童大都是单亲,爸爸或妈妈常年在外务工,孩子跟爷爷奶奶生活,平时很少有情感的交流。孩子们也最怕放暑假,平时上学有同学可以一起玩耍,一放假,就剩了孩子跟老人在家。如今,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爱下,山区家庭在交通、住房、生活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这些留守儿童最缺少的就是心灵的关爱和成长的陪伴。而山城童行这个活动刚好给大山的孩子带来了最好的礼物——陪伴。
几天的相处,山里孩子最大的变化是爱笑了,也爱说了,爷爷奶奶满含泪水告诉工作人员,很久没有见到孩子笑的这么开心了。
从未见过父母,跟爷爷奶奶生活的樊阳阳,前期活动几次见面,从未见孩子笑过
时时刻刻黏着城市小哥哥的赵宇恒(左)
脾气火爆,一言不合就开打的朱雨行(左)
城市家庭的孩子又何尝不是,表现出了家长未曾想象的适应能力,以及主动和担当。几天的朝夕相处,他们从山里娃身上学到了那份坚韧和担当,学会了很多生活技能,让城市家长感到非常欣慰。
城里娃王奥杰(左)在为下河摸鱼不小心弄伤手的山里娃赵宇恒(右)贴创可贴
城里娃李雨筱(左)在帮山里娃邓永平(右)洗头发
转眼间,到了活动的最后一天,午饭后山区家庭、城市家庭、志愿者全部在黑山镇西川小学集合,举行了分享总结会。
三天的朝夕相处,山区家庭的淳朴、热情,城市家庭的关爱、体贴,让两个从未有过任何交集的家庭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犹如亲人一般。每组家庭和志愿者也分别上台分享了这几天他们所经历的那些感动和有趣的事,离别的不舍,让所有在场的人潸然泪下,尽管只是短暂的相逢与停驻,但也给彼此的生活带来了别样的经历和收获。
接下来山里娃和城里娃互换了小纸条,完成了最后一个任务《我想对你说》,当孩子们握着彼此的小纸条时,现场再一次被泪水包围。
分享总结会注定是泪水与欢乐交织的,每个家庭为大家带来了他们精心编排的节目,歌曲、舞蹈、朗诵、乐器表演,看着孩子们在舞台上尽情释放自己的天性,现场响起了阵阵掌声。
最后,所有的志愿者和城市家庭、山区家庭共同合唱了《我和我的祖国》,献礼祖国70周年华诞,希望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好,也希望所有的孩子们能够过的更加幸福。
相聚是缘分的安排,离别是为了更好的遇见。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但两个不同背景的家庭所建立的友谊确是最真的,一路上的喜悦、感动和成长,都将成为这些孩子们今后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西安蕴瞳眼科在未来的日子里,会继续做好公益活动,履行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不断给予需要帮助的孩子们心灵和精神上的关爱,让孩子们都能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